南明特使

從1650年的11月開始,在 Joseph K`o以及Andrew鄭的陪同下,卜彌格作為明朝的特使出發前往梵蒂岡與歐洲皇家法院。
他在他的作品"Brevis Sinarum Imperii Descriptio"中描述了他的準備工作,他帶來了已受洗的海倫娜女皇和Pang-Achilles總理寫給教皇、耶穌會秘書長以及威尼斯總督的信,也給了當時的葡萄牙國王約翰四世一份拉丁文的譯本。此外,他們也向帝國法院提供了一份傳教成功的報告。

同年的11月23日,領事到達了澳門,在那裡得到了教會公證人 Sebastiao de Maya 的正式確認,他委托卜彌格來信並確認其在中國事務上的身份。

在十一至十二月間,卜彌格等人離開澳門時遇上了阻礙,因為滿清勢力的崛起導致了一些政治和商業競爭上的問題,並使葡萄牙跟荷蘭之間在遠東地區相互矛盾,最終導致了葡萄牙終止跟明朝,轉向和清廷合作。大約在同一時間,另一個耶穌會會長Martino Martini領導了另一個團隊離開北京,為的就是說服其他歐陸國家轉向跟清廷合作。

1651年元旦,卜彌格與Andrew鄭從澳門乘船,踏上了旅程。

五月,卜彌格等人在果阿登陸,但"親清"派的耶穌會地方當局對他們強烈的干涉,甚至將他們的船扣留,軟禁在果阿。

12月8日,卜彌格與鄭違反了耶穌會上級的命令,偷渡成功,並通過從印度的陸路,於隔年八月底成功到達了土耳其西海岸的Smyrna。

1652年9月29日,卜彌格穿著漢服在Smyrna的一間教堂中出現,他向聽眾介紹了中國代表團的近況,並表明了他此行前往羅馬的目的。這段演講內容成為了他的作品"Brevis Relatio"的基礎。

12月,卜彌格與鄭到達了威尼斯共和國,但因為羅馬教皇與共和國間的衝突,他們被拒絕入境。他們為了完成任務,向法國大使尋求幫助,大使對他的任務很感興趣,最後決定協助他們。12月16日,卜彌格成功地向威尼斯總督以及共和國參議院解釋了他的使命,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這也給卜彌格帶來了麻煩,因為法國跟與教皇親近的哈布斯堡王朝背道而馳,事實上,他在未獲得上級事先許可的情況下就將書送出版進一步增加了他們的不滿。

卜彌格被指控未經過耶穌會的批准而在中國發表作品,並且未經許可就向歐洲大學的校長發送了他的論文"Ratio eurum",其中的宣教手法被羅馬視為"異端"。

12月21至28日,新當選的耶穌會會長Goswin Nickel譴責卜彌格在威尼斯代表明朝的行為。卜彌格被隔離在洛雷托,教皇質疑了他帶來的信件的真實性,並有一封匿名信懷疑他作為明朝特使的資格。

1653年4月1日,舉行了一場聽證會討論卜彌格的案子與他的使館。

1654年,法文版的"Brevis Relatio,Reititur iter R. P. Michaelis Boym ex Sinis in Europam"出版。(卜彌格神父從中國到歐洲的航行報告)

1655年1月7日,反對卜彌格與耶穌會的"中國禮節"習俗,包括了他們在天主教的禮拜儀式中穿著漢服與禮儀的教皇英諾森十世過世。同年四月,樞機主教Fabio Chigi接任教皇。

1655年下半年,卜彌格的請托終於抵達了梵蒂岡,此時明朝還擁有著約三分之一的領土,且反清復明的勢力依然在剩餘的土地上成倍增加。12月7日,在經過了三年的漫長等待,卜彌格與Andrew鄭終於被教皇亞歷山大七世接見,但是教皇除了表示支持以外,沒有提出對明朝的任何具體援助。

卜彌格與鄭(也成為了耶穌會士)前往里斯本向葡萄牙國王約翰四世尋求援助,葡萄牙決定支持明朝,並承諾提供軍事援助。